close

OL-20111213.jpg    

 

認識的人當中,雖有未曾換過工作的,但跳來跳去的還是佔了多數。大家換工作的原因很多老闆機車、工作環境虐人、跟同事相處不愉快,都有可能;就是很少聽到是為了生涯發展的考慮而轉換跑道的(講給前雇者廳的場面話不算)。反倒是那些直接脫離上班族行列的,會說出[為了自己的興趣或未來]這種值得讚許的答案。

 

現有的環境有一股推力,把自己推出去,圈外的新世界,真的會對自己比較好嗎?愛換工作的美國人,就做了項調查,發現許多人是越換越不快樂的。就像我們在餐廳裡點菜,別人盤子的食物看起來總是比較吸引人一樣,當我們身在水深火熱之中,就會覺得外面的世界綠草如茵,殊不知一離開家門,就立刻掉進了糞坑。

 

別以為工作多年的高階經理人,就比我們這種基層小螞蟻會換工作。這些高高在上的人物,總是面試他人,反而缺少了被他人挑選的經驗。平日工作時,他們又是指揮人物,握有大權,部屬也不一定會對他們說真心話,於是他們總是高估了自己的應變能力。或許他們年輕時出眾又靈通,但年紀漸長,又在熟悉的環境待久了,常常一跳出原有的熟悉,就不知所措,反而傷了過往累積下來的專業名聲。

 

哈佛商業評論就曾針對成功的、失敗的跳槽老鳥訪談,列出五種讓工作越換越糟糕的錯誤。

 

一、   沒有好好研究未來的雇主

 

針對未來的雇主,一定要研究公司本質與你的主管。主管在面試時候可以見到,要多問他問題,了解相處可能產生的問題(參見面試技巧I:求職者也要會問問題)

 

針對公司本身,則先須透過公司網站、論壇、股市分析說明,透徹地研究。論壇中若有網友曾任職該公司,可以協助我們知道不為人知的企業文化。當然,網友們說的是否可信,要進一步過濾或求證。

 

另外,要小心過度包裝的職稱。不切實際的職稱,可能是公司未來濫用你的好利器。面試時說好的工作內容,可能因為職稱之故,變得過度有彈性。

 

二、   只為了$$$而跳槽

 

薪水很重要,但不能只為了錢而跳槽。如果只想著高薪,我們就會失神,忘了該注意的事情。

 

三、   被推開,而非吸進去

 

這跟談戀愛一樣。即使是第三者吸引你離開,都還是有幕然回首舊愛還是最美的危機,更何況被人一腳踢開就隨便換個新對象,對新人不滿的風險更高。

 

同理可應用至轉換跑道。如果是因為對現狀不滿,被迫離開,通常會發現每個老闆都是烏鴉,讓這個世界一片黑。

 

四、   高估自己

 

在團體中做個實驗。請人數不一的小組組員,以滿分100,不記名列出自己對小組的貢獻度。若組員5人,一般預期是一個人會有20分貢獻度,創造出100分的小組成績。若組員3人,則是一人約33分是合理猜測。實驗結果顯示,加總的小組分數,總是超過100。我自己就曾看過總分超過2006人小組(當然,他們的小組表現不到100)

 

一樣,不記名問問大家:你覺得你在公司的表現是多好?前5%、前25%、前半、後半、後25%、墊尾的5%。依據種族、公司的文化不同,團體的分布或有異,但除非是極度樂觀與自卑的人,絕大多數的選擇是前25%(這個問學生團體結果可能比較準確,因為學生會以考試分數或平常排名為依據。)我自己就曾身處某團體,有2人覺得自己是前5%1人覺得自己墊尾,其他人包括我自己,都覺得自己的表現落在前25%

 

人總是高估自己的應變能力,低估了環境變動對我們的影響。這讓我們在換工作的過程中,撞得頭破血流,又得又強力遮瑕膏和美妝品,猛力遮掩。

 

五、   短視近利

 

不管甚麼事情,短視近利總是不好的。不過,這可能是上述幾種錯誤造成的另一種錯誤。例如,我們把自己的貢獻想的太大了,於是我們相信,我們應該立刻就要有兩倍薪資,就跳槽到另一家公司。

 

知道了五種讓工作越換越糟糕的錯誤,我們就可以列出換工作應注意的事項了,那就是仔細研究你的雇主、全面理解未來公司的企業文化福利工作性質(不要只看$$$)和未來發展。如果新公司真的吸引我們,值得我們去,我們才離開,而不是因為對現狀的不滿,而將我們推開。

 

簡言之,換工作這事,絕不能心急如焚,就匆促決定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希莉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