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saying.jpg        

搖滾啟示錄 — I am not there2008年底上映的電影,敘述Bob Dylan 生平故事。那一年,很巧地,痞子蔡的作品—回眸,也寫到了Bob Dylan Joan Baez 的愛情故事。

 

Google了演出陣容。導演是陶德海恩斯 (Todd Haynes),導過《遠離天堂》。演員有《伊莉莎白》凱特布蘭琪、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克里斯汀貝爾、《斷背山》希斯萊傑、《芝加哥》李察吉爾、《香水》班維蕭、《時時刻刻》茱莉安摩兒,幾乎都是我欣賞的演員。

bobs.jpg

電影主題我有興趣,導演有料,演員我欣賞。至於電影音樂……,如果是Bob Dylan,那不用說了。看完之後的感想是--這的確是一部好片,但對我來說,不算是【好看】或說【容易看】的電影。要覺得好看,應該是要有條件:第一、是Bob Dylan歌迷,了解他的生平;第二、對美國近代發展有整體概念。

 

電影裡有六個主角:

 

 

1.浪跡天涯早熟小歌手:伍迪

bob-marcus carl frankliln.jpg

 


2.
不停和自己辯論,尋求真理的唱者:亞瑟。
bob-ben whishaw.jpg

 

3.才華洋溢、創作不斷,受眾人歡迎、愛戴的歌星:傑克。

 bob-christian bale.jpg

4.在情慾與婚姻中掙扎的演員:羅比

 bob-heath ledger.jpg

5.批判、質疑媒體,不妥協的紅星:裘德

 bob-cate blanchett.jpg

6.想隱姓埋名,但隱藏不了吶喊天性的隱士。

 bob-rich gere.jpg

電影名是

 

Im not there,所以Bob Dylan不在電影裡,不過這六個主角都讓Bob Dylan附身了。

 

用這六個主角的行為來拼湊Bob Dylan,大概知道他是如下這般的一個人。

 

小小時候,他便才華洋溢。逃離貧窮的環境,四處遊歷,和人談天說地,領悟到 他要唱【他所屬的時代的歌曲】。

 

他參加許多音樂演出,因緣際會和Joan Baez搭訕,譜出戀曲,也因為創作實力獲得眾人肯定。但他體內的反骨,沒辦法讓他安於現狀。進入婚姻,他無法遠離情慾。成為紅星,還是想要叛逆。所以他一直挑戰自己。人家說他唱民謠,他就加上電音,宣告:I am not a folk singer.  當他成為人民聲音的代言人時,他開始頹廢,頹廢到眾人質疑他理想不在。即使晚年進入教會,仍會在演講的時候,告訴大家他是無神論者。

 

這部電影有很多啟示。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幾幕。Cate Blanchett反串演出的裘德,在一場記者會被問到是否仍關心人民。裘德回話:那要看你對【關心】與【人民】的定義是什麼。記者回說:至少對【人民】的定義大家一樣吧。裘德並不這樣認為,不置可否。人際之間,常有自以為是的共識與共同定義,深究起來其實鴻溝頗深。對於這種狀態我常覺得無力解釋,也懶得應付,因此這段對話我深有同感。

 

另一段,則是裘德在英國演出的過程。他因為跟披頭四在草地上玩,因而沒有準時接受媒體專訪,後來還嗆訪者只是想要他說出『你想要我說的話』。【你沒有在聽我在說什麼,你其實只是想要聽你想聽的話】。如果這樣,你我之間,其實沒有什麼可說的。

 

導演用這種【Bob Dylan附身法】拍攝傳記,很有創意,真是高招。若要改編成電視單元劇,可以創造出N百個角色,一集演個事件的片段。也不會受到主角演員台高片酬的威脅。

 

電影裡的六個演員,每個都很會演。尤其凱特布蘭琪反串演出那種酗酒、看似吸毒又不安的神經質和反骨,非常傳神。能想到這樣安排腳色的人(應該還是導演吧),必是視人無數,敏銳又通曉世事的觀察家。

 

看這電影要花點力氣,用點腦袋。稍不注意,會睡著滴。OL 若上班很累只想哈哈笑打發週末,請跳過這片。但若上班沒在用啥腦袋,假日需要讓自己思考生活與存在的意義,就用此片增加自己的深度吧。

如果您喜歡這篇影評,推薦您看Monica的故事

1- 人生沒想到的事情實在太多了

2- 不按牌理出牌的面試

3- 天上掉下來的工作

4 –人會一直想著沒有選的那條路,所以一定會後悔

5.The Road Not Taken:一切看著辦吧

 

電影官網:

http://bobdylan.catchplay.com

 

http://www.imnotthere-movie.com/site/

 

 

 

Wikipedia Bob Dylan條目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ob_dylan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希莉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